灵动岛,是创新还是妥协?_捡蘑菇的人-站酷ZCOOL
1.0.63

灵动岛,是创新还是妥协?

Recommanded by editor
北京/UX设计师/1年前/21478浏览
灵动岛,是创新还是妥协?Recommanded by editor

2022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最大的亮点是iPhone 14 Pro系列一改之前「刘海」设计,首次采用了「药丸」挖孔屏。

01

什么是灵动岛(Dynamic island)

2022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备受关注的新一代iPhone如期而至,此次发布会最大的亮点是iPhone 14 Pro系列一改之前「刘海」设计,首次采用了「药丸」挖孔屏。虽然「药丸」在安卓阵营中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但一向以创新著称的苹果还是玩出了不一样的花样,带来了全新的交互方式,模糊了硬件和软件的界限,通过实时变化显示重要的提醒、通知以及简单的功能操作,苹果把这一创新称之为灵动岛(Dynamic island)。

02

灵动岛能做什么 / 不能做什么

灵动岛其实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基于前置摄像头区域拓展的消息通知和快捷操作的新交互方式。

来电

当有来电时,灵动岛会发生变化,并在后台打电话时显示通话时间和声音波纹。

音乐

有点类似于锁屏后的音乐功能操作,保留了基本的播放、暂停、前进、后退等功能。

Airpods

连接AirPods后,AirPods的型号外观和当前电量会一起显示。

导航

显示导航方向和距离,并且能够在适当的时候放大显示更多导航信息。

Face ID

以前Face ID认证会显示在屏幕中间,现在集成于灵动岛的扩展功能之中。

充电

当充电时,会显示充电的状态以及当前电量百分比。

当然,目前除了官方展示的这些功能以外,还会有更多的应用方式,在此不一一列举。但灵动岛也并不是万能的,例如会存在以下的局限性:

重度使用场景

从官方给出的样例来看,灵动岛更多的是承担了消息通知和提醒的作用,并不适用于重度使用和复杂交互等场景,例如消息聊天、刷短视频、买卖交易等等。

过于复杂的图形

受限于前置物理摄像头,灵动岛这个区域并不能显示过于复杂的图形,并需要避开摄像头区域,因为该区域是不能显示任何图像的。

软硬件的边界

灵动岛的实际效果并不会像宣传图中那样好,特别是在反光强烈的户外。摄像头的挖孔清晰可见的,即使是在黑色不发光的OLED屏幕上,软件和硬件的界限还是能够明显区分。

03

对于灵动岛的各方反应

新事物的出现,总会伴随着支持和反对两种声音,此次灵动岛的创新交互,自然也是褒贬不一,还需要经受时间的考验,因为即使是苹果这样的公司也难免会犯错,比如3D Touch、MacBook上的Touch bar等。

支持方认为「灵动岛是继刘海屏之后的又一个成功设计,甚至会超越刘海屏,更受欢迎」。

「灵动岛的设计非常讨巧,同时也给挖孔屏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而反对方的理由也十分充分,首先是罗永浩第一时间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表面上是硬赞这个创新,但实则是讽刺了这样多此一举的方式,「先在脸上涂屎,然后再把屎的颜色调整得跟粉底差不多」

很多的舆论认为,灵动岛的创新是苹果的一种无奈和妥协,因为自从第一代iPhone革新性的使用触摸屏之后,十多年以来手机在工业设计方面并没有太多的创新,大部分厂家是在屏幕分辨率,后盖材质,摄像头像素上面做文章,而苹果作为一个工业设计创新的公司,也只能通过后置摄像头模组的排列来维持每一代iPhone的变化。所以此次灵动岛的创新,被认为是工业设计乏力之后推动交互设计创新的无奈之举。

但无论支持还是反对,前置摄像头挖孔屏终究是一个过渡性的方案,最终会被全面屏所替代,而在这个过渡时期,很明显苹果的解决思路与国内的绝大多数厂商都不一样。

04

为什么国产手机不做灵动岛

国产手机的前置摄像头解决方案除了「刘海」以外,单摄像头「圆孔」和双摄像头「药丸」设计都已经非常成熟,但是为什么经过这么多年的迭代,依然没有创新呢?

思维方式的差异

国产手机厂商的思路跟苹果相反,希望尽可能的把前置摄像头做得越小越好,甚至头部的厂商尝试探索升降摄像头和屏下摄像头的解决方案,目的就是为了把前置摄像头隐藏。而苹果的思路则是,既然现阶段的技术没有办法把前置摄像头隐藏,那么干脆就以此为基础,把这个区域运用到极致。

缺少创新和引领者

似乎国内的用户更关心的是电量是否持久、屏幕刷新率高不高、拍照功能强不强大等问题,秉持着「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的成功理念,各大厂商也开始在这些方面内卷,从60Hz到120Hz刷新率,从千万像素到一亿像素,从莱卡加持到一英寸大底传感器... 大家都在做从1到100的事情,而很少有关注从0到1,因为这样做的性价比的确不高。

市场的接受和认可程度

当刘海屏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很多用户都在吐槽,其中也包括很多苹果的忠实用户,宁愿买iphone8P也不愿意使用刘海屏的iPhone X。而经过一两年的审美教育以及国产手机的跟风之后,才慢慢的被更多用户所接受。因此国内的厂商很难有信心通过一己之力去改变用户习惯,并赢得市场的认可。我相信,苹果发布以后,各大厂商已经在积极的学习和模仿,新的一轮内卷即将拉开帷幕。

即便如此,国产厂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在前置摄像头的区域努力尝试过。例如魅族曾经在前置摄像头上显示当前电量,称之为「环形电量」,并尽可能的使其与状态栏的其它信息融为一体。

荣耀的通话时间胶囊和自拍胶囊,都以前置摄像头为基础做延展,可以看得出在想尽办法的规避前置摄像头所带来的不好体验。


虽然VIVO的原子通知不是围绕前置摄像头区域拓展,但从效果和想法来看,也与灵动岛的概念比较类似。

HTC曾经出过一款HTC U Ultra,当然那时候还没有全面屏的概念,所以HTC把它称之为副屏,可以显示消息通知、音乐播放操作、App快捷入口等等。

除此以外,几乎所有刘海屏的手机都有把刘海隐藏起来的功能。

05

对设计师的影响

灵动岛的出现,对 iOS 原本通知、交互、卡片、弹窗等一系列交互规范进行了解构再重做,就好比「刘海屏」首次出现的时候,需要设计师对全新交互逻辑、卡片行为、动画等重新适配。那么对于「灵动岛」我想需要考虑的是这几个方面。

新的交互方式

之所以叫灵动岛,就是因为它是「灵动」的,拥有不同的状态变化,以适应各种功能提示和操作。设计师在使用这个功能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其场景,恰如其分的给予提醒而不给用户带来过多的打扰。

新的容器

不同形态的容器可以装载不同的内容,相比于以往常规的通知提醒,新的容器可以展示更多的信息,甚至是简单的功能操作。在提出解决方案的时候,留给设计师更多的想象空间。

新的表达方式

灵动岛相当于一个永远在桌面上的岛屿,比任何App的优先级都要高,所以会成为各个应用的必争之地,使用一种好的表达方式,必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也是考验设计师在寸土寸金的区域中,通过视觉化手段表达的能力。

最后,我想苹果的初衷是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消除一部分用户对于挖孔屏的焦虑,如果能够真正的站在用户的角度、克制的去使用新的交互方式,会得到用户的喜爱和市场的认可。

我认为灵动岛既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妥协,对于工业设计硬件创新乏力的妥协,更是对技术发展的妥协。我也相信,真正的全面屏时代终究会到来,期待那个时候苹果再一次给我们带来真正意义上的,里程碑式的,创新!

214
Report
103
Share
Statement: all the content and comments made by netizens in ZCOOL only represent themselves, and do not reflect any opinions and opinions of ZCOOL.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Log in